郭駿傑和蔡璟豪離隊。 蔡璟豪比較不意外,雖然被稱為王牌種子、浮浮沈沈,可是最終看來他的控球始終是個問題,有丟得極好的時候,也有完全不能用的時候,一直穩定不下來。只是沒想到最後是自願結束球員生涯,這點讓我蠻意外的…… 相較之下郭駿傑比較讓我意外,他球速在實戰中可以到達130 high – 140 low而且有著相對好的控球,他的out-pitching應該是變速球和伸卡球,他的變速球比較讓人有疑慮,有時候很好有時候卻會early breaking而被看穿。 他的伸卡球相對來講品質還不差,如果說明年的球季好球帶或是彈力球有修正其中一項的話,郭駿傑應該是還可以推上來當RP用一用,也許丟個一兩局,整年下來應該還可以當個中堅RP。 退休是球員自己的決定,然而一口氣又少掉兩個投手,二軍該怎麼打完賽程這就要看球隊怎麼想,雖然大家都覺得現行球員有點少,不過還有戰力外測試會可以補充球員,也許到時候看看吧? 郭駿傑9月22日還有先發過 CPBLTV截圖 看到了一篇有關張泰山的專訪,感覺很微妙。 平心而論,張泰山相對統一還算有道德制高點。他在2014、2015都拿不到200個PA,然而即使如此,2014年他還是繳出聯盟水準以上的打擊率,2015年在二軍還是能打三四五,你真的要說「泰山老矣」,恐怕未必能說服球迷。 更別提張泰山在2015季末還拉了尾盤,
台灣娛樂城
告訴大家「我還能打」,然後在挑戰300轟的大門口被統一詢問「要不要轉教練」,這種問法相當微妙,也是球迷認為統一在這件事情上棋差一著的原因。 這次專訪透露很多東西,比如說「給老將一個機會」這點。 認真要說,我認為是「要給球員各種機會」,比如說五六隊,或是業餘禁令解禁。或是完整而有效的二軍,60人上限名單要健康打完二軍是遠遠不夠的,然而如同之前講過好幾次的,六十人名單外球團還是可以讓Roster filler下場打球,那老將沒有這個價值嗎? 不過話又說回來,球迷還記得張泰山,這點我完全肯定,當然也記得他的289,可是我還是要說,張泰山不能這樣一邊說「我想要個機會」可是另一邊卻只希望別人給他機會。如果還來得及,他還是去報名戰力外測試會吧。 去測試其實是搶佔道德制高點,我想是會有好處的,至少以後沒有球團可以說「我們也想要張泰山但是不清楚近況」的機會……吧? 張泰山與陳金鋒同場的畫面只能成為追憶 CPBLTV截圖 講到道德制高點。 不管是有意還是無心,捕手配球的結果導致主審被打中,主審會罵些五四三是完全正當的,誰被打到的時候不會罵兩聲來解除疼痛呢,就算自己不小心小腳指踢中衣櫃一定也會幹幹叫一下。 那場上有點火氣兩人起了衝突,球員當然是理虧,不過教練帶著球員去道歉,據說裁判還把門關上不給道歉,那我就只能說,人家來低頭道歉是一種風度,裁判不接受,這實在有點…… 先不說別的,道歉裁判接受的話,以後林志洋蹲捕的比賽,是不是江春緯就要排除? 沒錯,主審可以用動作表示「我很生氣」,不過別人也有充分的理由質疑你因為很生氣、不肯接受富邦球員的道歉,這代表你會對富邦有疙瘩,對富邦有疙瘩的主審可以站富邦的比賽嗎? 是說現在想想,江春緯先生一惹到中信兄弟(林智勝)、二惹到Lamigo(陳俊秀)現在又惹到富邦,他還有什麼比賽可以站啊? 得饒人處且饒人嘛……
裁判還是需要冷靜一點才能維持中立 CPBLTV截圖 還有什麼? 還有戰力外測試會,很妙的是也有洋將跑來湊一腳。先不提洋將,目前報名戰力外測試會的都是投手,Lamigo或許該趁機抓幾個。 如果要說注目誰,我個人比較在意陳逸宸。 陳逸宸當年和王鏡銘同為統一獅備受期待的兩位新星,被那時候的球迷說是「冒牌CMWang」,王鏡銘是名字縮寫是CMWang,陳逸宸是因為背號是40號而且擅長伸卡球。如果他的手臂保養了三年或許期待他的手臂恢復速度,而實際如何可能要再看看。 想一下劉義傳休息幾年就能丟出140、康明杉退休幾年也能丟140、曹錦輝煮麵幾年又重回150,陳逸宸的手臂如果有適當休息,說不定能投出不錯的玩意來,只是要看投手教練怎麼整理。 但想到當年他被釋出的原因有一半是球場以外的理由……嗯…… 意外的是,截至目前為止報名戰力外測試會的本土球員並不多,老實說職棒釋出這麼多人,結果竟然沒人想要回頭試試,到底是外面自有一片天還是職棒環境太差,我也很不能瞭解。 洪宸宇也報名了測試會,希望他能找到新東家。 其他嘛……這個戰力外測試會還蠻有趣的,一堆外國人跑來,不過我有個問題是:外國人就算當選了也還是算洋將,所以為什麼會開放外國人參加呢,
百家樂
是為了替球團省一筆錢……嗎? 洪宸宇能演出王子復仇記嗎? CPBLTV截圖 還有什麼? 還有,如果說到「名單」的話,經典賽36人名單出爐。大致上的狀況是內野沒手套、外野很不錯、投手有點讓人疑惑,雖然說最後正選名單會有所變動,不過現在讓我很感興趣的是:陽岱鋼跟林哲瑄誰要站中外野? 名單裡沒有夠好的手套,嗯,也許我們可以期待林智勝爆氣,反正他是祭典男,什麼都有可能。 撇開這個問題不談,這份名單裡又出現了潘威倫,該怎麼說呢? 有一種92年看到黃忠義在二壘,04年還是黃忠義在二壘的感嘆。潘威倫今年在下半季表現的還不錯,甚至感覺比他參加P12的時候還要好的感覺,只是……潘威倫之後,我們好像找不到下一個先發投手長青樹。 這也難怪,因為擁有好速球的投手會優先被國外球團夾去配,沒問題就一路直升大聯盟或日職一軍,有問題就被丟回來,然後如果是在外國修不好的問題,在中華職棒當然更沒可能修好,
bet365
就是湊合著用,反正其實也用得不錯。 比如說誰,比如說王溢正。 當年王溢正被日職攔胡,當時他的評價就是「直球很好,控球亂飛」,
DB電子試玩
去了一趟日本回來,還是直球很好、控球亂飛,從回來第二年開始每年都丟超過100局,
線上老虎機
ERA+ 只有一年超過100,今年難得他狀況很好的場次不少,可是都被過小的好球帶害了。 今年他說想爭取30萬月薪,我得說,這是他應得的。 一個每年都能幫你處理100局以上的先發在現在的市場不是這麼好找,過去幾年能這樣丟而且最終都存活下來的只有鄭凱文和王溢正,其他都被操壞了。 是有點離題了……不過投手這個課題是中華職棒要好好努力的,
真人輪盤
不然十年前潘威倫,十年後別人的先發都洗了一輪,我們還是潘威倫,那種感覺有點……該怎麼說呢,不是太快,就是太慢了。 太慢是十年潘威倫,太快是一年蔡仲南,你懂得。 王溢正今年有著很糟糕的一年 CPBLTV截圖 還有什麼? 還有那些沒去的人。比如說國際賽超人陳禹勳、已經過勞的陳鴻文等等。陳鴻文不去我可以理解,因為他今年已經很累了,需要的是休養而不是現在再去集訓準備打WBC,如果考慮到他的投手生命,還是乖乖待在臺灣比較好。 老實講,從現實角度來看我蠻能理解Lamigo幹嘛整隊不帶去WBC的。 想想,打贏了中職票房好,Lamigo一定受惠,打輸了,球迷通常是直接痛幹教練不會調度、球員表現太差,國內一條龍,出國一條蟲,除非真的連續幾場比賽都是敗在後援無力,才會有人想到「都是Lamigo沒放陳禹勳來參賽」。 不過這時候只要回一句「多一個陳禹勳只不過多撐一局,有差嗎?」就好了。 無論如何,別人的主力去打WBC搞不好弄到季中失速下半季趴下,Lamigo的主力擁有完整的春訓,就是所謂「上半季沒拿冠軍也可以期待大家下半季一樣趴」,闖進總冠軍賽又可以海撈一筆。 是可以說「想得很美好,事實很煎熬」,這當然也是一種可能性,今年就是千算萬算沒想到上半季傷兵連連外加找不到好洋投,以至於最後啥都丟了。然而從種種角度來看,不去WBC似乎是一件只賺不賠的事情。 至於這次的WBC? 耶……嗯,看看別人的名單,嗯……謝謝指教,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