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改造的學問(以下節錄自本書 p.30-39) 二○○三年,麥可.路易士(Michael Lewis)的《魔球》(Moneyball)出版,講述奧克蘭運動家的小市場球隊成功故事,受到讀者熱烈歡迎,因此成為暢銷書。《魔球》的出現,也改變大聯盟球隊管理部門的組成,各球隊為了避免變成跟不上潮流的落後者,都仿效運動家,打造接納數據分析和懂得任用新世代人才的形象。《魔球》這本書的索引區中,在「職業球員」這個項目下有九個子項目,包含能力工具(書的第一頁裡提到)、探尋球員和簽球員(第二章都在講這個)、以肉眼觀察為主的評估(書中出現三次)、交易(第九章都在講這個)、評估球員時使用數據(索引說這只出現一次,但這有點誤導)等等,甚至還有一個條目是,如果「職業球員」打不出好成績的話會發生的事:球隊會將他「指定轉讓」[註1]。然而,《魔球》索引區忽略了一個潛在的重要條目:球員養成和發展。這個疏忽起源於這本書的一個盲點,或可說是棒球界過往長時間存在的一個盲點。路易士在書中提到,魔球時期運動家的總管比恩(Billy Beane)[註2] 沒有投注太多時間和精力在球員養成上,而這或許是比恩早年的個人經歷使然。比恩球員時代曾是充滿運動天賦的選手,在選秀會第一輪就被球隊挑中,不過他從來沒有把旺盛的運動能力轉化為場上的實績。《魔球》裡有許多精彩的故事都發生在球員的流動和轉手,比如說:在業餘球員選秀中挑選球員、交易那些被低估的後援投手,以及簽下當時的無名英雄海特伯格(Scott Hatteberg)。海特伯格強大的選球耐心,在那個打點和打擊率仍被視為最重要打擊數據的年代裡,並不受主流重視,卻是運動家看上他的主因。《魔球》描繪的,是運動家即便在團隊薪資非常緊縮的情況下,仍能保持競爭性的能力,而促使他們具備這項能力的關鍵,則在於他們比其他球隊更會取得對的球員。「發現價值是一回事,創造價值又是另外一回事。」前聖地牙哥教士隊(San Diego Padres)的資深數據分析師隆恩(Chris Long)這麼說。隆恩是在魔球浪潮發酵後,第一批前進大聯盟管理團隊的外部數據人才之一,因此他的看法具有一定份量。理想的狀況是,一支球隊既能發現價值,也能創造價值,但運動家當年由比恩上一任總管艾德森(Sandy Alderson,他也是比恩在總管職務上的導師)所發起的經營思潮改革,只專注在發現價值上。《魔球》的副標是「贏得不公平比賽背後的藝術」,不過很顯然,球員發展和養成不是那藝術的一部分。上述並不代表運動家沒有從球團內部體系拔擢球員。只讀《魔球》的人或許不知道,運動家那幾年的成功,其實也得歸因於數位他們自家農場養出來的英雄。但在那些球員之中,有一些本來就是選秀會前幾順位的超大物新秀,原本就有很高的機率成為明星選手。在路易士的筆下,比恩採取決定論的觀點來看球員表現,沒有很重視球員能透過訓練改變生涯的想法。 魔球時期的運動家隊總管 Billy Beane 運動家當時的選秀策略,蠻類似精算工作:他們知道挑選哪種類型的球員比較容易成功之後,就會多選那些類型的球員(像是大學投手),或是少選那些風險比較高的球員類型(高中投手)。運動家也注意到保送的實際價值,比當時棒球界所知的還要多,所以他們鎖定那些懂得選保送的打者,有機會就把他們交易過來。因此,二○○○年代初期運動家打線裡,農場自產的打者不比透過交易換來的打者有耐心,而也因為如此,路易士在書中寫下:「那些在打擊區較沒耐心的打者,反而正是那些一轉入職業就被運動家打擊教練灌輸(所謂正確)打擊觀念的人。」由於農場裡的新秀升上大聯盟後,反而沒辦法或是不願意學習比恩從外部延攬進來的球員原本就具備的能力和特質,所以比恩的結論是,如果球員能夠學會選球的話,「那我們可能得從球員還在穿尿布的時候就開始教他了。」一九八四年,另一個對棒球充滿熱情的人物─運動家當年的總教練馬丁(Billy Martin),曾經用更絕對的說法來強調相同的概念:「你有一群騾子跟一群賽馬。今天你不管多麼賣力的鞭打騾子,牠們也沒辦法跑得像賽馬那麼快。」要為比恩平反的是,二○○○年代初期本來就沒有什麼人花時間思考「該怎麼把騾子變成賽馬」。《魔球》 出版的那年,亞默(Mark Armour)和萊維特(Daniel Levitt)共同撰寫的棒球書《通往榮耀之途:看傑出的棒球隊如何成功》(Paths to Glory: How Great Baseball Teams Got That Way)中,就寫道:「除了有些研究是針對投球數對年輕投手所造成的影響,職業棒球圈以外幾乎很少研究去探討培養年輕打者揮棒力量的方法,或是怎麼教導年輕投手提升變化球的控球。」而且,那時候就連職業棒球圈內的情況,也沒好到哪去。比恩長年的左右手、現任運動家總管的佛斯特(David Forst),仍記得當年他們要求小聯盟投手每場比賽的變速球比例不能超過某個數字,或是討論要怎麼讓所有小聯盟打者的保送率都提高十個百分點,而他們討論出的其中一個辦法,是強迫那些打者等球,直到對方投手投出好球為止。佛斯特表示,那些方法「如今看起來都蠻原始的,跟我們現在能做到的事相比。」然而,對於當時的他們來說,要執行更進階的球員發展實在太困難,因為他們那時候沒有足夠的工具去測量或執行。的確,在那個時候,算是思潮先鋒的比恩不太需要花太多注意力在改造騾子上,因為市面上有太多便宜、標價帶有折扣的賽馬了。運動家不用付出太多成本,就能藉由他們在選秀會特意挑選的球員,搭配從其他球隊輕易取得的「哈特伯格們」,打造出一支勝多敗少的隊伍。哈特伯格自己就是在二○○二年跟運動家簽約後, 隨即成為運動家陣中第三強的打者,而他那年的薪資只有九十萬美金,僅僅是大聯盟薪資下限的三倍而已。「那時候,球隊在評價球員上的能力,遠遠超乎養成球員的能力。」佛斯特說。但比恩在蒐集球員上的優勢隨著時間逐漸減少,一部分是因為《魔球》的暢銷促使許多仿效者出現,另一部分則是因為賽伯計量學(sabermetrics)─一個被進階數據開山鼻祖詹姆斯(Bill James)描述為「追尋棒球的客觀知識」的運動─開始席捲棒球,而且賽伯計量學的影響,早在《魔球》問世前就已經存在。這現象正好呼應了比恩在《魔球》出版兩個月後所說的話:「那些做無本生意的日子已經過去了。現在球界已經有太多優秀的總管了。」忽然間,
新娛樂城
其他球隊都不隨便放走他們的哈特伯格們了,而運動家則仍得面對資金短缺為他們帶來的困境。二○○四、二○○五年,運動家都沒打進季後賽。二○○七到二○一一年,他們連一個勝多敗少的球季都沒有。在那之後,他們雖然經歷了一段不錯的戰績高峰,但二○一五到二○一七年,他們又都在分區墊底。諷刺的是,比恩在二○○二年為了清出球員名單空間給哈特伯格而交易掉的年輕一壘手潘尼亞(Carlos Pena),後來大放異彩,成為比哈特伯格更好的打者,甚至比哈特伯格更會選保送。雖然在大爆發之前沒什麼跡象顯示潘尼亞是如此優秀的打者,而且他花了一點時間才打出成績,但潘尼亞終究還是獲得成功。 Carlos Pena 生涯擊出1146安、286轟,獲得817次保送 二○一五年,潘尼亞已經退休,而運動家也自比恩接掌總管職以來第三度在分區墊底,當時幾乎所有球隊的管理階層,都已經投入大量資源在數據和資料分析,希望能為球隊帶來更多戰力價值。走在業界最前端的那些球隊,早就比二十一世紀初的運動家進步許多。也是在二○一五年,大聯盟在春天的時候推出Statcast,它是一個由攝影機跟雷達裝置結合的系統,可以追蹤記錄大聯盟每一座球場裡,每一個投球的速度、每一顆擊球的飛行速度和軌跡、每一個跑者和防守球員的移動路徑。在Statcast出現前的數個球季,PITCHf/x 和HITf/x這兩個系統扮演類似Statcast的角色,記錄下每一顆投球的速度、變化軌跡、推算轉速,以及每一顆擊球的速度和仰角,不過Statcast問世後,PITCHf/x 和HITf/x就被新系統所取代。在小聯盟,「追蹤者」(TrackMan,是構成Statcast系統的其中一個設備)很快就遍佈三十支球團所有的附屬球隊,從最高到最低層級都有,開始追蹤農場球員的場上表現。儘管各隊鑽研新追蹤數據的程度各不相同,但這些資訊都能夠被他們自由取用,而且影響力遠比十年前較不先進的工具所產出的資料來得大。直到一九八八年─那年進階數據巨擘詹姆斯發行了他第十二期也是最後一期的年刊《棒球摘要》(Baseball Abstracts),
QT電子推薦
棒球界的數據編纂者才開始記下大聯盟比賽每一顆投球結果。逐球記錄開跑不到三十年,一個在過去可能會被視為科幻小說產物的系統,已經正在以每秒鐘四萬張影像的幀率,捕捉球場上每一個事件的過程。隨著數據的量愈來愈大,各隊需要更大的資料庫和更具規模的組織部門,來分析那些數據資料。二○一六年四月,以數據分析為主軸的網站「五三八」(FiveThirtyEight)刊出由林柏(Ben Lindbergh)共同撰寫的一份研究,裡頭寫到這些年來各隊雇用的數據分析師數量快速增加。那時候,平均每隊在研究分析和科技部門工作的全職員工數量,已經超過五人(這個數字後來不斷增加,截至二○一八年春天,已經衝破七點五人了),大聯盟每一隊都至少有一名專職數據分析的人員,而且除了吝於花錢的邁阿密馬林魚(Miami Marlins)外,其他每支球隊都超過一人。研究顯示,較早開始全面採納資料分析思維的球隊,確實透過比其他競爭者更早分析棒球大數據,平均每季可收穫價值好幾勝(跟好幾千萬美金)的報酬,但隨著各隊管理部門間的獵才行動愈演愈烈,那些報酬也跟著縮水。棒球分析師柏包恩(Phil Birnbaum)曾說:「脫離無知比起變聰明來得更有價值。」 在分辨哪些手邊的球員是好球員的能力上,所有球隊老早已經脫離無知了。雖然「魔球」這個詞跟某些運動家當年認為特別有優勢的操作策略,產生緊密連結,但它從來沒有真正的代表某個特定的建隊方針或場上戰術。魔球比較像是一套哲學,這套哲學專注在發現各個層面的效率不彰之處。離開教士後曾擔任數支球隊顧問的隆恩就說:「當人們談到賽伯計量學和《魔球》,很多人第一時間想到的是他們在場上看到的東西、打比賽的方式等等。但其實《魔球》大部分的精神和價值,來自場下。」球場上的改變顯而易見:近幾年,
TU娛樂城
受到數據魔人強力抨擊、對得分有反效果、魔球軍避免執行的場上戰術,像是犧牲觸擊和把握度不高的盜壘嘗試,都已經被主流唾棄。然而,單單除去不好的犧牲觸擊和盜壘嘗試,所能提供的競爭優勢並不多。球隊要能打進季後賽,乃至奪得冠軍,往往靠的是取得或是創造優質的球員。一九二○年代,那些在全美各地趴趴走,尋找年輕好球員的棒球專家,被業界稱作「象牙獵人」。來到二○一○年代,這些人的暱稱變成了「量化分析師」(quants, quantitative analysts)。無論暱稱怎麼變,他們的目標始終一致,但達成目標的手段卻一直在演化。二○一四年夏天,數百位熱衷數據的棒球愛好者,包含來自十四支不同球隊的量化分析師,齊聚波士頓, 參與一年一度的棒球分析論壇─賽伯研討會(Saber Seminar)。研討會中,大部分講者發表的研究,要不是分享跑迴歸分析 [註3] 的結果,就是談由複雜程式碼構成的搜尋指令,如何幫助他們找到之前沒有人發現的細微價值所在。但當年的講者之一─時任二○一三年冠軍隊紅襪總管的雪靈頓(Ben Cherington)[註4],卻宣告挖掘球員本來就有在提供的隱藏價值,已經快速失去影響力,這種試圖打造贏家的方法就快成為過去式。「確實,○ 二、○三、○四年的時候,要在球隊之間創造足以區隔最佳球隊和最爛球隊的戰力鴻溝,比較簡單,那時候甚至可以在球季開打前,就知道我們能倚賴哪些價值來源、可以拿到幾勝。」雪靈頓說:「但現在要做到相同的事情變得很困難⋯⋯ 找到最佳化球員表現的方法,還有幫助球員觸及到更大的潛能,這些概念愈來愈重要。」「更大的潛能」聽起來或許沒那麼有趣,但這就是當代棒球的價值所在、贏球關鍵。在當代棒球的世界裡,
娛樂城註冊金
已經沒有球隊對上壘率感到反感,或是質疑其他曾被忽視的表現指標,而雪靈頓發表時所談的內容、說話的用語和方式,臺下的觀眾都能產生共鳴。在《魔球》上架的前幾個月,一名叫作西爾佛(Nate Silver)的年輕數據分析師,
戰神塞特
在以賽伯計量學為核心精神的網站「棒球指南」(Baseball Prospectus),發表一套推估球員表現的新預測系統PECOTA [註5]。雖然西爾佛日後將事業重心轉向預測政治選戰,但他的PECOTA成為公開預測系統的標準。PECOTA預測球員表現的方式是,呈現一組最有可能成真的數據,附帶其他發生機率較小(但仍然不會太誇張)的預測數據組。舉例來說,在某一球員最可能發生的數據組之外,他第十百分位的預測數據組所代表的,就是該球員在那個賽季如果諸事不順,可能會產出的表現;至於第九十百分位的預測數據組,則能顯示該球員在那個賽季表現超乎預期的話,可能會繳出的成績單。PECOTA和後來問世的其他預測系統,無論是公開的還是球團內部的,都藉由消弭促使人類做出錯誤行為的認知偏誤,為棒球預測領域帶來前所未有的準確度及嚴謹性。預測系統不會因為某個球員在一次主場系列賽手感火燙或敲出致勝安打,就瘋狂愛上他;反過來說,預測系統也不會只因為某個球員單場四支○、苦吞四K或擊球運氣不佳,就徹底否定他。儘管預測系統十分聰明,但它們始終缺乏想像力。公開預測系統主要是基於選手過去的表現來做預測,並會針對球員的近期表現做加權,依據球員的競爭環境、打球的球場、年紀和其他因素去調整數據。透過運算球員的身形、年紀、球技強項,以及過去型態跟他們類似的球員數據, PECOTA會對某些特定球員推估出較高的表現大爆發機率,但這個機率只會高到某個程度。PECOTA 從來不會對一個成績從來沒有好過的球員,推估出非常好的數據結果。整體而言,不容易預測出前所未見的表現,是預測系統的優點,使它們避免犯下一般球迷容易犯下的錯誤,不輕易地說服自己球員的每個新打擊姿勢、新揮棒機制、新投球握法、新技術調整、每個短期的高峰都代表永久的實力進步。有時候,球員不是因為那些技術機制的調整而成績進步;有時候,那些技術機制的調整確實有用,但效果難以維持;但也有時候,那些技術機制的改善確實能永久改變一個球員,而最早發現這種球員的隊伍,或是最早懂得複製類似成功經驗的隊伍,就會愈來愈靠近戰績第一的位置。每一支球隊都知道哪些球員的預測數據是漂亮的,但最厲害的球隊是想到辦法讓球員繳出預測系統推估不出的好表現。「有不少真實案例是,在其他年代可能永遠翻不了身的小聯盟球員,成功改造自己的型態,並且躍升大聯盟。」佛斯特說。麥凱也說:「現在沒有什麼是已經確定、定調的事情。」在以棒球為主題的書海裡,「球員發展」相較於其他棒球面向受到較少關注。球員發展是一個艱苦且鮮少為外人所知的過程,通常只發生在距離球迷遙遠的幕後,比如春訓基地的副球場、球團內部的牛棚和打擊籠, 或是在直到最近球迷才有收看管道的低關注度賽事。對多數球迷來說,球員在選秀日之後就像忽然消失了一樣,包覆在小聯盟的繭裡修煉,有些人破繭而出時已經變態成美麗的棒球蝴蝶,但大部分的人連破繭而出的機會都沒有,然後慢慢被遺忘。至於那些原本天賦滿溢、最終卻在繭中結束生涯的球員,則是會被人們感嘆沒有進化成功。縱使提升球員表現以讓他們登上大聯盟投手板和打擊區的過程,通常發生在幕後,但還是十分迷人。球探故事能呈現優秀人才剛被發現時,第一時間的扣人心弦,而與《魔球》型態類似的書籍,則記敘了勝利來得又快又急、隨後開香檳的甜美時刻。至於球員發展,則落在前述兩個事件的中間,一旦少了它,很多球探挖掘到的人才就會被白白浪費,後續球隊恐怕也沒辦法嚐到勝利的滋味。二○一八年十月,「棒球指南」的共同創辦人之一席恩(Joe Sheehan)就說:「棒球界經常在討論金錢的流動、球員的薪水、球隊支付的奢侈稅、收益分享制度的眉角,但事實上唯一通往成功的途徑只有透過球員發展。」 二○一五年十一月,卡勒頓(Russell Carleton)在「棒球指南」的網站發表一篇既是請求也是號召的文章,標題是「我想寫寫球員發展」。他承認這並不容易,因為在大聯盟以下,很少資料是公開的,大家都比較不清楚小聯盟球員在做什麼,而小聯盟隊伍的戰績也不是那麼重要。但刺探棒球界最後一塊未被仔細研究過的領域,並在這個領域開疆闢土,是一項值得投資心力的工作。「大家都在找什麼會是『新魔球』,老實說,還是要從魔球本身出發。」卡勒頓寫道:「平均來說,薪資受限的年輕球員能給球隊帶來的價值,是一般自由球員市場行情的二倍,如果用每一勝要花多少錢來算,他們為球隊每帶來一勝所需的薪資,只有自由球員的一半。而且那還只是平均而已。如果某支球隊很擅長球員發展,那它就能建構一個充斥薪資受限年輕球員的正式名單,並靠著這批球員強盛很長一段時間。所以說,如果球隊能抓到球員發展的要領,他們就能掌握關鍵的戰力優勢。」一名大聯盟球隊的量化分析師也說:「我想大家還沒意識到的一點是,假如到現在,球隊還只做魔球的事情,那就太落伍了。現在當你聽到聰明的球隊說他們正在善加運用科學化分析,他們已經不是在指魔球了。他們正在做的,是魔球之後更進步的發展。」這位量化分析師提到的更進步發展,就是想辦法使球員變強。這不是魔球,而是「強化球」(Betterball)。這股浪潮已經取代魔球,席捲大聯盟。水手隊總管迪波托(Jerry Dipoto)甚至說:「跟賽伯計量學革命初期的進步速度相比,現在棒球界的進步速度根本是光速。」明尼蘇達雙城隊(Minnesota Twins)的棒球事務長法爾維(Derek Falvey),是另一個試圖打造符合新棒球趨勢球隊的操盤者。「我們討論的是新的尖端領域。科學化分析當然包含球員挑選,但在這方面我們已經有模型了。千萬別誤會,我們仍然需要不斷優化這些挑選球員的模型和資料系統,但我想球員發展,才是真正的戰場,只要我們找到辦法在球員發展上做得比其他二十九支球隊好,那我們就有機會幹出一番大事。」在全美各地的棒球場和看似普通的獨立訓練機構裡,我們正在見證球員發展革命初期的成果,而這波球員發展革命有可能會徹底顛覆大聯盟的競爭環境。球隊比以前任何時候都更了解,要做什麼才能使球員變強、變得更有價值。現在各隊關注的焦點是,怎麼把一般小聯盟球員改造成大物新秀、怎麼把一般的大聯盟球員調教成MVP候選人,當然還有聽起來比較沒那麼戲劇化但是是所有球隊追逐的廣泛目標:如何把不錯的大聯盟球員打造成「更好的」大聯盟球員。更甚者,不是只有球隊在做這些事而已,充滿好奇心或非常熱衷資料數據的球員,也自己動起來,找到辦法使他們進步,有時候會跟發起這波球員發展革命的職棒體系外教練合作。魔球的浪潮最早發生在場下,在總管辦公室和數據分析師的辦公桌成形,但接棒魔球、取代魔球的新棒球革命, 卻是在距離大聯盟賽事更遙遠的地方發生。 內文備註: [1] 指定轉讓(DFA, designated for assignment)就是指,把一個球員移出大聯盟球隊的四十人名單。指定轉讓之後的七天內,球隊可以選擇把球員交易掉,或是將他放入不可撤回的讓渡名單內,看是否有其他球隊願意承接該球員的合約。 [2] 比恩為現任運動家棒球事務執行副總裁。 [3] 迴歸分析是一種統計學上分析數據的方法,目的在於了解兩個或多個變數間是否相關、相關方向與強度,並建立數學模型以便觀察特定變數來預測研究者感興趣的變數。(摘編自維基百科) [4] 雪靈頓現任匹茲堡海盜隊(Pittsburgh Pirates)總管。 [5] PECOTA(Player Empirical Comparison and Optimization Test Algorithm):字面上的意思是﹁球員實證比較與優化的測試演算法﹂,但這名稱和其縮寫,其實是刻意為了向沛可達(Bill Pecota)這名球員致敬而設計。沛可達終其生涯都是一名非常普通、平庸的球員,因此用他的名字作為意象,是為了代表一般球員的典型。 更多精彩內容,詳見此書,立即點此購書去!●透過本文以上連結購書,《運動視界》由此所得將每年結算捐贈給公益單位。延伸閱讀:《MVP製造機》─ 由下而上的飛球革命:「球往地上打,打不出長打!」《MVP製造機》─ 只顧結果的球隊文化?太空人如何展露他們最好和最壞的一面 本書內容簡介★AMAZON分類榜百大暢銷書 ★紐約時報、華盛頓郵報、哈佛商業評論、《刻意練習》作者艾瑞克森一致好評盛讚天才無法複製,但MVP可以打造! 「後魔球時代」最重要的人才養成革命!2000年代初期,在《魔球》(Moneyball)一書的啟蒙下,美國棒球界的數據分析「賽伯計量學」(Sabermetrics)運動,徹底改變球隊評價球員的方式。但來到2010年代末,大聯盟所有球隊皆已搭上數據分析的列車,熟悉如何正確評價球員過去的表現,各隊需要新的競爭優勢才能脫穎而出。魔球時代畫下句點,下一波棒球革命已經到來:以「成長心態」(growth mindset)作啟發、以資料實證作基底,追求打造出更強更好的球員。透過《MVP製造機》這本書,作者林柏和索契克將帶領讀者一探後魔球時代下,除了試圖在選秀和交易市場上,做出比對手更精明的決策,思維最先進的球隊如何開始嘗試發展出比其他隊伍更好的球員養成系統。他們帶讀者潛入球界幕後,探索在大聯盟系統之外所發想出的新科技與革命性手法,如何顛覆傳統的投球和打擊教條,經由深入的訪談與縝密的資料研究,我們能看見許多在聯盟邊緣生存的打者如何躍進成全壘打重砲、快要被時間淘汰的浪人投手怎麼搖身一變晉升王牌先發,以及當代教練團和球探機制如何被這波思維革命所顛覆。除了透過有效率的科技與數據使用,讓所有原本被認定有成長極限的球員都能夠因此有所強化,突破自身的極限天花板外,這些思維先進的大聯盟球隊更試著透過企業內體制的改造,讓球員與球團達成「進步共識」,進一步促成「恆毅力」的思維觀念,在兩樣新觀念加成之下,打造了與眾不同的養成優勢。在書中我們能一窺包括2017和2018年的世界大賽冠軍休士頓太空人和波士頓紅襪,如何運用先端科技致勝,
RSG麻將發了
抱走金盃;長期不受看好的矮小球員亞土維(Jose Altuve)和貝茲(Mookie Betts)打破成見,蛻變為長打好手和年度最有價值球員;藉由新科技輔助與開放性思維的強化,賈斯汀‧透納(Justin Turner)修正並進化了自己的打擊模式,從內野工具人搖身一變成為重砲明星三壘手;特立獨行的投手包爾(Trevor Bauer)從業餘時期就想盡辦法運用客觀數據和科技工具精進自己,把自己從身材條件不佳、先天運動協調性不好的弱勢,改造成足以競爭年度賽揚獎的先發投手。《MVP製造機》不僅擘劃未來棒球的藍圖和可能面貌,也道出超出棒球領域的啟示:成功往往不是來自直接從外部引進菁英、頂尖人才,而是來自開發未竟的潛能、極大化自我能耐。此書點出的教學和人才培育觀念,不只對職業運動有革命性的衝突和影響,對一般商業界和管理領域亦深具啟發性。名人推薦職棒球星 周思齊 資深球評 曾文誠 企業講師/作家/主持人 謝文憲 知名棒球YouTuber 臺南Josh 知名體育主播 陳宏宜 棒球研究者 鐘勝宏 運動視界主編 楊東遠 棒球球評 潘忠韋 美國非營利組織 Give2Asia亞太經理 張瀞仁Jill 導演 盧建彰 棒球作家 文生大叔 MLB聖地牙哥教士隊臺灣區球探 耿伯軒 棒球主播 楊政典 ──震撼推薦 作者介紹崔維斯‧索契克(Travis Sawchik)數據分析網站《FiveThirtyEight》的專職作家,也經常為體育內容網站《The Athletic》克里夫蘭版撰寫報導。他曾任職於《匹茲堡論壇評論報》(Pittsburgh Tribune-Review),負責採訪匹茲堡海盜隊。索契克著有《紐約時報》暢銷書《大數據逆轉力:數據狂人、棒球老教練和他不起眼的球員們》(Big Data Baseball)。他曾獲美聯社最佳全國運動編輯獎(National Associated Press Sports Editor Awards),包括ESPN、《Grantland》、大聯盟電視網等知名運動媒體都曾援引他的作品。索契克現居於俄亥俄州貝伊村。 班‧林柏(Ben Lindbergh)體育內容網站《The Ringer》的專職作家,也是棒球數據網站《 Fangraphs》網路廣播節目《 Effectively Wild》的主持人之一,經常受邀上大聯盟電視網的談話節目擔任來賓。他之前曾任職於《 FiveThirtyEight》和《 Grantland》等網站,亦曾擔任權威棒球媒體《 Baseball Prospectus》的總編輯。林柏曾合著《紐約時報》暢銷書《 The Only Rule is It Has to Work》,並於 2019年獲得美國棒球研究學會( SABR)棒球歷史分析與評論獎( Historical Baseball Analysis/Commentary Award)。林柏現居於紐約市。 譯者介紹 李秉昇畢業於臺大翻譯碩士學位學程口譯組。熱愛體育賽事、棒球、美國職棒,從大一起撰寫棒球文章、編譯體育新聞,目前為FOX體育臺官網、UDN聯合新聞網、運動視界網站的大聯盟專欄作家,另擔任過FOX體育臺記者、《好球帶》節目播報、中華職棒賽事英語播報,也是棒球Podcast節目《Hito大聯盟》的主持人之一。電子信箱:[email protected] 《Hito大聯盟》節目官網:hitomlb.com ※ 看更多運動好書的書摘分享※ 歡迎訂閱「運動視界電子報」,分享給您運動圈的故事、觀點、知識與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