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為大叔野球543 Podcast的節目逐字稿,仍希望有興趣的讀者們能到Podcast平臺上收聽,各平臺相關連結如下:https://linktr.ee/baseballuncle543 1.中職543-臺中洲際觀後感1-1.攻城大叔我是6/26端午節後一天,連假第2天星期五,下午1點半左右從新竹開車出發,那天交通狀況還蠻OK的,就只有在臺中系統那邊塞了一下,大概不到3點就在球場附近停車停好了,洲際球場停車算好停,右外野外面那個方向就有一個很大的停車場,然後比較大條的崇德路都有路邊停車格,然後附近州際路、州際1街、州際2街…..那附近目前都還是空地,路邊都是白線,都可以停,只要不是開賽前才到,基本上應該都找得到車位;另外廣告一下,那顆棒球造形的建築物,
DG百家樂
目前看來是一個叫做”好運來宴展中心”。那天中信兄弟主場活動為”涼水季”,其實這個活動正式名稱是”涼夏祭典”,就是持門票進場後,就有一個大型滑水道可以排隊參加,不過那個滑水道比較刺激、比較猛,大都是學生或大小孩應該在玩的,小孩還小的可以往球場樓梯走上去,一壘側那邊還放有一座中型的戲水池,目測大概可容納40~50個小朋友的戲水池,裡面有一些游泳圈啊、鯨魚、海豚造型的玩具,還有一個比較沒那麼陡的小型的滑水道,這幾個都是免費的;然後旁邊有一些撈魚、九宮格、射飛鏢的攤位,這些就是要自費的。然後旁邊有一排類似夜市的,賣吃的、喝的、水果…等攤子,然後吉祥物小翔也是披著浴巾、拿著水槍到處走來走去、惡作劇….到處等人家拍照,小翔真的還蠻皮的;然後,主持人小白跟Passion Sister賽前也有出來辦一下抽獎活動;整個賽前、場外活動基本上還算不錯,蠻活絡的。然後球場的外面部分有一個臺中洲際棒球文創園區,那天好像是在辦金龍少棒50年特展,之後9月份還有能高傳奇展,在樓下還有一間臺中棒球故事館,裡面就展覽一些較古老的歷史性文物,還有販賣一些紀念商品。目前還是屬於防疫期間,中信兄弟的做法,是在票根上寫上姓名跟電話號碼,然後證件給工作人員核對一下,就可以進場了,這跟桃園球場直接刷身分證條碼稍微不一樣;中信兄弟球團蠻貼心的,在球場上層廁所邊的走道上,放了一整排的吹風機跟一整排的行動更衣間,大概都10幾支10幾間吧,讓球迷們玩完水可以在那邊稍微整理一下再進場,還蠻貼心的。 我也在球場裡面晃了一圈,球場裡面的商店就比外面的夜市攤販稍微高檔一點了啦,兩邊各有一個商品部,但東西其實少少的,不像樂天桃猿那麼精緻,那麼的有質感,相較之下稍嫌low了點點,但跟以前兄弟象比起來,商品質感還是提升了不少。吃的部分,還是屬於大型連鎖的居多,像爭鮮、麥當勞、肯德基、Pizza Rock、金色三麥,然後他們下層本壘後方也有幾個類似包廂,但他是偏露天的,跟桃園那種室內的、吹冷氣的不同,兄弟這個包廂裡面有幾張按摩椅,看起來還蠻享受的。有一點我要特別推薦一下,之前我去日本羅德海洋球場時,他們很聰明,每種不同的飲料、冰淇淋、冰沙或酒杯會用不同造型或圖案的杯子來裝,這次,中信兄弟的碗跟杯子之類的,確實設計的也不錯,就是用黃黑配色跟象頭造型設計的,還蠻有質感的,但唯一美中不足就是只有一種造型。最後就是比賽過程,第一棒是排花賢李宗賢,第一棒就中線強襲平飛球被江坤宇飛撲接殺,現場看江坤宇守備真的很舒服、很流暢,後續還好幾顆打那邊都行雲流水的處理起來,後來回家後去看play by play,它那場殺了9個人,真的好多喔;然後第2棒算小槍的高孝儀馬上打了一支左外野最後一排,差點上馬路的大號全壘打,然後就下大雨了,比賽暫停了快1小時,大型帆布也派上用場,工作人員真的還蠻辛苦了;不過很快雨就停了,也接著開打,因為兩邊都是洋投,索沙對萊福力,所以節奏蠻明快的,兩邊只有11支安打跟10支安打,最後3個小時左右就3:1打完了,算是蠻符合一般、正常棒球賽的內容。不過仍有美中不足之處,其實上層維護的並不好、某些部分有一些瑕疵,例如:走向上層的樓梯其實水泥已經蠻多老舊、斑駁、遛皮了齁,其實還蠻危險的,而且那個地板上的輔助日光燈,管線很多都是裸露的,剛好那天下雨,那個走道積水蠻多區的,蠻濕滑的,還可能會漏電,其實蠻危險的;然後上層的椅子其實也很舊的,那個折疊椅好像很久沒上油、保養,油漆都剝落、掉漆了,因為上層屋頂蠻多鳥的,所以座椅、或是地上蠻多鳥屎的,然後座椅沒有杯架,我是覺得這一部分是可以小改善的部分。總結,桃園球場跟州際球場比起來,桃園不管是設計、維護、動線、店家設計感覺是比較有質感、比較高尚、比較friendly的,而州際球場不管是店家的設計、夜市擺攤、座位…的部分,相較之下就比較土氣土味一點。 圖:中信兄弟主場 2.中職543-羅力千K與洋將自由身2-1.光頭大叔上週羅力對上中信兄弟,投出了中職生涯的第1000K,是繼勇壯與潘威倫之後,第三位達到千次三振的投手。第一次查這成績時,才發現原來羅力才是第三位,想想1000K這個記錄算是蠻難的。要達到應該要有一些基本條件,除了投手本身要有一定的三振能力,還要打得長久,如果平均一季投150次三振,那也要6到7季才會達到。我看了一下歷年三振王,加總平均大約是在160K,也就是說想在6到7季達成這里程碑,就需要年年是三振王的熱門人選了。不然就是要像嘟嘟一樣,打得長久。那講到現役有機會達到1000K的應該是王溢正的680K,只差320K,再打個3至4年,又是先發投手,機率應該比大,接下來的林其緯、王鏡銘都差一大段,又是後援為主,看來是沒機會了。新一代比較有三振能力的投手,還是得看他能投的多長多久,再來看看接下來如何發展了。2-2.斯文大叔看起來這個紀錄有斷層,後續接續的可能人選,很少而且沒有太多,感覺上像是美國的300勝,一般來說評價檯面上這些很接近的老將以外,短期內不會有人接近。而且其實講到要有宰制力,三振還是一個很重要的環節,像以前四大天王在威的時候,除了投球局數夠多,三振能力也是不輸洋將。2-3.攻城大叔我們第一集有講到四大天王,除了媒體面的炒作之外,謝長亨在中職確實有百勝855K的實力;只算中職的話,陳義信也有拿到92勝748K的成績,若加上他到臺灣大聯盟4年又投出49勝,459K,累積141勝1207K,也有達到百勝千K;金臂人黃平洋雖為傷勢所苦,中職也還是拿到65勝,若加上他到臺灣大聯盟5年又投出37勝,380K,累積102勝973K,差了27K達到百勝千K;其實以上幾位神獸,都是在職棒成立初期從日本回來效力的,基本上出發點已經比現在的年輕球員晚了,但中職近年來卻還是一直沒有本土王牌投手的出現,這真的是蠻弔詭的現象。2-4.光頭大叔說完羅力1000K記錄,就不得不提一下洋將納入本土名額的辦法了,前一陣子富邦也有提出想法,也造成了一翻的激論。其實興農時期,就因為勇壯討論過了一次。先說說臨近的日本,洋將只要待在日職8年只要取得國內自由球員(FA)資格,隔年(第9年)就不佔洋將名額,也就是和日本本土選手享同樣的待遇。今年轉到軟銀的巴冷天就是使用這制度,而日職第一個有這資格的人不是別人,正是我們東方特快車~郭泰源。打了13年,真的是強,而且90年代我記得日職的規定是要滿10年,後來許銘傑也是這樣,西武真的是滿喜歡找臺灣投手的,這也是一種投資臺將附加的價值,符合年限後可直接不佔洋將名額。其實這個條款我還是和洋將名額一樣維持我的想法與論調,不要每次都拿著保護本土球員的大傘,在那限制這限制那的,本土球員已身為職業了,就不要害怕競爭,洋將強,你要比他還強。洋將如過江之鯽,若能在中職待那麼長久,你更應該思考如何培養出比他更強的選手,如果這個洋將球團有心培養他在一個球隊那麼久,是不是成為另一個本土選手,更可以激勵球團可以長期投資好洋將。2-5.斯文大叔以臺灣職棒的環境,洋將年限的規定其實如果聯盟你敢設立,你就不要怕人家達到,年限拉這麼長,因為說真的能達到的真的是鳳毛麟角,少之又少,日職這麼久了打超過十年就十來個,這個制度的精髓,我認為應該是在於鼓勵球團挖掘有品質的洋將,如果有好得人選,希望能以長期合作的方向去合作。那就洋將的視角來說,要一直當浪人,還是穩定的獲得打球機會,這就看個人了,如果真的想好好在一個地方發展,你要付出許多時間跟心力,你要適應文化,環境,飲食,再來就是很有可能會跟家人分開很久,或是你要說服家人離鄉背井,然後小孩的教育你能不能接受,對洋將來說打球就不只是打球了,而是為了工作機會投資了人生,反過來看,好多洋將看苗頭不對或是機會更好就閃了,如果洋將有長期在這工作的意願,就應該用複數年合約或是年限來鼓勵洋將也鼓勵球團。所以我覺得要設定這個年限,就好好的設立,不要弄太長,什麼7~10年的不太符合現況,跟自由球員年資差不多,這些年達到的也都是那些老將,有人都取得兩三次了,但新生代的人達到的就不是這麼多。不過現在洋將當臺灣是跳板的也是很多,球團方為了戰力考量還是要有洗洋將的準備。那說到底洋將也是人,為了生計離鄉背井也是不容易,如果現今洋將已是既定不可抽離的元素,那麼這個洋將年限議題除了討論是否壓縮本土機會以外,不要這麼狹隘,主要是希望可以帶動球團尋找適合洋將並培養長期合作的關係。2-6.攻城大叔若以日職為基準的話,待8年有FA資格,9年可以不佔洋將名額這個條件來看;近年來除了羅力之外,幾乎沒有洋將可以待超過8年以上,以現有各隊的洋將好了,羅力36歲Lamigo 2年+義大、富邦 6年剛好8年,伍鐸34歲中信兄弟3年 + 富邦3年共6年,索沙35歲,來富邦1年半;統一羅里奇今年38歲 3年,費爾本35歲才第1年,達尼爾31歲才剛來而已;樂天除了威拉諾34歲,兄弟2年,樂天1年共3年之外,卡本特、霸能、跟在二軍的尼寇力大概都30歲,才都第1年而已;目前中信兄弟最資深的、也最受球迷歡迎的萊福力今年35歲也才第3年而已,另外米蘭達、羅傑斯、德保拉都是介於30~35歲之間,也都第1年而已。所以基本上目前中職線上的14位洋將,符合8年FA的就只有羅力1個人,伍鐸6年算是接近了,但兩個其實都34、36了。若是要回推上古神獸的話,勇壯9年從22歲投到30歲離開;風神7年,從32歲到39歲;柏格5年,從32歲投到36歲;蓋瑞6年,從27歲投到34歲,其他幾乎沒有超過5年以上的洋投,打者更不用說了,1年、2年打工的一堆。加上中職對於洋將的使用基本上都不是用養成的,
現金版體驗金
都是即戰力,大概就是找美國或中南美洲的老江湖,或是日職、韓職表現沒那麼好的球員直接找來就是要上場的,所以基本上都大概30歲以後才會來,而且鮮少有簽複數年合約,要他們打到38、39之後才有機會符合FA或符合不佔洋將名額這種資格,基本上機率微乎其微;除非像勇壯這樣20出頭就已經來臺灣打拼的年輕人,才有機會符合這些資格,然後又要能持續在中職打拼下去的完全沒有,所以說臺灣來來去去上千個洋將,嚴格來說,能在中職從生涯初期打到退休的,1個都沒有,我覺得是不需要用甚麼壓縮本土空間或是保護本土球員的藉口去擋;甚至跳脫現有中職的框架,可以像日本一樣,有些球隊簽年輕洋將作為育成或培養,然後有計畫性的培養成球隊的看板人物,這又是另外一個操作模式,不過按照目前的框架跟規定下,中職此部分還有很長的路、跟很大的空間要思考;但有做總比沒做好,至少把規定擬出來,有個開始。 圖:毫無疑問,羅力為近年來中職難得一見長壽的洋投 3.中職543-本土王牌佇佗位?3-1.光頭大叔剛說了一堆長期的洋投,其實話說回來,我們還是要好好培養自己的本土王牌才是,放眼目前五隊,除了王溢正是有實績的本土先發外,但說實話,距離我們心中DOMINATE的巨投還是有一段差距。其他隊伍就以統一施子謙、江辰晏、古林、富邦陳仕朋、江國豪、中信兄弟黃恩賜、楊志龍、廖乙忠、樂天蘇俊璋、味全曾柏融、徐若熙。目前這幾位在養成中,看看有沒有機會成為本土王牌,甚至是中華隊王牌。3-2.斯文大叔中華隊王牌就可遇不可求啦,我們的中華隊王牌,常常是人家幫忙養的,不是本土養的,所以養成本土王牌,應該是核心工作才是,三年有一個看起來是可能的。不過我覺得,兄弟可能快要產出這個模板的土投了,除了球員本身素質以外,現在球團注重養成,有看得到在這塊的投資,像是之前聊洋教練的時候,聊到說洋教練比較適合分工養成這塊,那現在就已經越來越多洋教練過來協助年輕選手成長,或是像王建民這樣的教練,想辦法留他在臺灣,長期培養土投,成效是慢慢看的出來。總之還是期待啦,不然2000~2010年動不動就有本土王牌出來威個幾年,雖然也不能說現在跟以前誰比較會養,環境畢竟不太一樣,但有本土王牌冒出頭,中華職棒的競技元素會應該更豐富。說到那時候的王牌,出了一個真的也是可以獨領風騷起碼2-3年,像宋肇基,蔡仲南,林英傑,林恩宇,吳偲佑,那潘威倫就不用說了。3-3.攻城大叔講到羅力來臺也快10年了,也默默地來到87勝已經是中職累積勝投第5名了; 也默默地成為臺灣第三位千K級的上古神獸了。但也很諷刺的是中職已經30年了,真正要稱為巨投的百勝千K的本土投手竟然就只有嘟嘟潘威倫一位,仍在現役的最接近百勝跟千K的投手竟然只有王溢正的62勝,跟680K,離百勝千K應該至少還要3~4年的時間,姐姐現在35歲,是有一絲絲機會達成,但嚴格來講,姊姊也是喝過洋墨水了,他職棒初期是旅日到橫濱DeNA將近5年,才在2013年回國的。所以說,臺灣的球迷們要期待一位真正本土養成的巨投竟然有這麼難。剛好昨天統一隊派出古林睿揚這位備受期待的新人大物投手先發,投球內容不錯,投滿5局5K失1 分也順利拿到中職生涯首勝,我們還是要先跟他恭喜一下鼓勵一下,然後,我們就來盤點一下近10年來選秀前幾順位的本土大物投手,累積或是目前的狀況;1. 2010中職21年,第一輪選秀狀元是回鍋的小雞 林恩宇,他還沒去日本前在誠泰2年各拿下12勝、17勝、防禦率1.72、1.73,大有機會成為ACE級巨投,更拿過年度MVP,在中職絕對是超越ACE等級的球員,但可惜從日本回臺灣後在兄弟4年傷傷停停的,只再投了100局上下,只再拿到9勝,就默默退休了,真的可惜。然後第一輪後續三位除了高中生張耿豪還現役,目前29歲,應該還有機會繼續看到他出賽外,不過他打了10年也才23勝,且都是以中繼後援為主,投了442.1局,應該不能稱為王牌、應該也沒有機會再調整回王牌的身手了;而第三第四順位的李居冠、蔡璟豪生涯都很短,都投不到200局,勝投都不到10勝。所以講一句現實一點的,2010年那年的選秀雖然前四順位全部都是投手,但全部都算投資失敗收場。2. 2011年剛好遇到幾個海歸派歸國,像陳鏞基就選秀狀元、榜眼就超級喜歡郭嚴文,第一輪就只有第四指名是增菘瑋是投手,當初是備受兄弟隊期待,但生涯也很短,只投了316.1局15勝21敗,且長期有投球失憶的問題,只在2017年轉到富邦以中繼身分上場稍微再投一下下,也短暫的,然後也就默默地退休了。 而該年第二輪,反而4隊是連續選了4名投手,廖文揚、鄭承浩、賴鴻誠、鄭錡鴻,僅廖文揚在2014年拿下10勝,生涯40勝,今年轉到味全擔任牛棚的老大哥,其他人大都以中繼為主。3. 2012年前兩順位為林晨樺、林煜清,兩人都在2013年拿下15勝跟10勝,似乎有一點點那種本土王牌要起飛的感覺,但後續也是傷的傷、轉中繼的轉中繼,兩人勝投都停在30幾勝,而第四順位的黃志龍更僅僅投了43.2局就離開了。4. 2013年選秀狀元為胡金龍,後來依序是陳鴻文、羅錦龍、曾琮萱,只有陳鴻文後來固定轉救援後,現在還在投,也拿了39勝了;羅錦龍則長期受傷只投了177.1局,曾琮萱更慘,只投了21.1局而已。這一年有高中生選秀,第一輪投手有江辰宴、范玉禹,目前江辰宴算是有固定先發出賽的機會目前拿了25勝、范玉禹則是以中繼為主;第二輪本來有位備受期待的林樺慶,在17、18年Lamigo也算給他一個固定先發的機會拿了9勝,但成績也是普普,這兩年也很少上場了,
GB電子
今年才剛先發一場就被打爆,也馬上就下二軍了。5. 2014年因郭泓志條款,前三輪大統一都不能選,所以前三輪9個順位選了7位投手,包括鄭凱文、陳禹勳、黃勝雄、謝榮豪、許銘傑、林羿豪、蕭一傑,不過這些投手除了鄭凱文在前兩年固定先發就拿到11勝跟10勝,那時候臺灣長期以來缺乏本土王牌以為找到正解了,但可惜後來球隊把它規劃為牛棚勝利組,後續幾年鮮少先發了,2019年還以中繼後援的角色拿下11勝,但勝投也只累積到50勝,真的很可惜,今年已經32歲了,要再轉回先發投手其實不太容易了;其他6位則都是以中繼救援養成。然後該年季中選秀有陳韻文、羅嘉仁,也都是以終結者來養成。6. 2015年也是海歸跟選秀大年,林哲瑄、蔣智賢、王柏融、倪福德….等,這一屆最吸睛的投手就是格格林子崴在第二順位被統一選到,業餘第一王牌左投,可惜雷聲大、雨點小,5年來先發次數只有零星的12次拿到5勝,也於今年季初開刀去了;然後第二輪的宋家豪則是未簽約,去日本樂天了,但還是以中繼養成為主。7. 好啦,2016年就是大統一的年了,現解渴連線的蘇智傑、陳傑憲這屆,不過我們重點還是在講投手啦,第一輪有中信兄弟的陳琥,當初投打雙刀流的超級大物,初期備受期待,兄弟也一直對外宣稱對他有一定的養成計畫,但目前快4年過去了,目前1軍也只累積了97局,3勝;不過也不是沒機會,目前也才22歲而已,絕對還有機會調整的回來,中信兄弟在第三輪也選了個條件很好的楊志龍,但到目前也是普普;第二輪的富邦陳仕朋,2019年強勢拿下11勝,防禦率3.48很有水準;但今年又爆掉了,目前先發8場,防禦率6.20,但也才23歲,目前應該算是中職新生代最強的左投了,期待期待。8. 近幾年來由於中職打者年的趨勢越來越明顯,加上優秀的投手均以旅外為目標,所以越來越少大物投手加入中職,2017年第一輪沒有投手,第二輪第7順位中信兄弟選黃恩賜,今年已先發9場5勝0敗,防禦率3.57,看來是現階段的本土一哥,雖然還言之過早,但今年也才24歲,請持續維持下去啊。看有沒有機會在王葛格的調教之下,跟陳琥、楊志龍來個土投三本柱。這一年第三輪第10順位,統一的施子謙2018年第二年就已經有11勝5敗,防禦率3.86的表現,統一獅一向不吝惜給予本土投手機會,再加上他算是心理素質比較成熟的球員,當初大有成為全中職本土一哥的氣勢,可惜這一兩年防禦率暴增到6.多,要小心,適度地要調整一下。9. 而最近這兩年則有古林睿揚、翁瑋均、江國豪…以先發投手來養成,但目前似乎氣侯都還沒養成,後續就看球團跟教練團怎麼養囉。 中職不知道何時才能養出下一個嘟嘟 (圖片來源:運動視界提供) 4.中職543-旅外殷雄條款 你會讓幾輪?4-1.光頭大叔美職開打前確定編列60人名單,而臺灣殷雄陳偉殷也被水手隊釋出了。這也算是新冠肺炎下的犧牲者啦,尤其是像陳偉殷這種老將或原本想在小聯盟一搏的選手,看來接下來只能先找個地方打打工了。由於小聯盟不開打的情況,美職是有某位老闆提出在田納西州辦一個自由球員的練習賽,讓一些年輕有機會的自由球員在那等待機會。想想在大家休那麼久的情況下,確實有很 大的受傷風險,也因此這算是另一個機會。只不過如前面提到的,像陳偉殷這種老將,在那就沒有什麼意義了。所以轉戰日職、韓職、中職就是個選項了。針對殷仔的動向,我們來聊聊可能的發展。4-2.斯文大叔這個變形賽季,的確給了很多人機會,但是沒有降臨在陳偉殷身上,才34歲而已,以現況來說就是去年全年以中繼出賽,成績不是很好看,再來這幾年在馬林魚一直受傷,賣相不好。但總歸我想經紀人會規劃他明年再拼一年小聯盟約這種,也就是說可能要進入浪人時期,壓制力衰退且飛球型態再加上年紀,可能沒什麼吸引力。所以現實看來,你在美國浪,還能浪幾年,頂多1-2年吧,跟王建民當時滿像的,考量原因我亂猜啦,可能在於大聯盟退休金還有家人生活,小孩教育之類的,就不單純是打球而已。4-3.攻城大叔講到這個經濟狀況,確實是很重要的考量因素,之前海歸派的很多應該也是因為年紀不小了、上不去了,經濟上應該也承受不住小聯盟每個月1000、2000塊的薪水,乾脆興起回家念頭,回中職前一兩輪的,基本上月薪10幾萬、20幾萬應該沒有問題,上場機會也更多,更有機會去爭取大約;但這對於王葛格、陳偉殷…這種上過大聯盟的,簽過大約的,基本上經濟狀況應該不是他們考量的最大因素,所以我覺得這類型的球員,基本上不會是因為經濟或是薪資因素回來加盟中職吧。其實以現今中職球團的格局,不會虧待他,一年1000萬跑不掉吧,但他願不願意去承受那個被簇擁的感覺,因為他的資歷回來中職就是top等級的,一定會是這樣的氛圍。總歸萬事皆有可能啦,也許他會像黑田博樹,最後回廣島退休,這也是有可能,看他個人追求什麼。我看有專家分享他可能去中日的理由,滿有道理的誒,
DB電子老虎機
他從中日洋將名額還有缺,然後缺左投先發,再來就是心理因素分析,最後還說在如果日本退休後,有可能成為以後郭源治的角色,而且日媒今年五月的時候,也把它評比是中日史上排名第二的洋助人,看來是有嗅到他可能回歸日本的可能性,幫他在媒體風向上先鋪個路。4-4.光頭大叔所以這週中職聯盟明針對陳偉殷釋出有發表說法,確認陳偉殷若加入中職是使用「旅外傑出球員條款」(又稱郭泓志條款),來說一下內容,即不須透過選秀便可加盟中職,但是與其簽約的球團,必須放棄該季季後選秀會的前三輪指名權。此一規則也暫時成為具實績的旅外選手歸國效力後,若欲加盟中職球團時採用的方式,惟旅外選手是否具有實績、是否適用此項條款,則由會長主動提案。不過這次會長有說是不是三輪可以再談再確認,說坦白的厚,這條文訂下來就是說三輪,會長的權責是確認是旅外選手是否具有實績、是否適用此項條款與是否提案,和是不是三輪完全沒關,我是認為一個條文既然公告了,就好好執行,要不就廢除重修,不要什麼條文都在那模糊不清,再來吵來吵去的。條文就把它做確實有那麼難嗎??說完條款,就不得不提當年選秀了,我大統一為了小小郭放棄了前三輪,其實在獅迷圈也吵了不少年。我本身是覺得劃算啦,以當初小小郭在美職的表現與人氣,好好操作是會有不錯的效應。在當時首年也確實帶來不只是戰績上的效果與廣告的效益。不過由於本身的傷勢加上出賽有些頻繁,接下來就傷勢不斷了。很多人說讓那三輪很傷,但以當時的狀況我倒覺得還好,主要是那年高中是另外選秀,並不計在這三輪,所以扣除高中生的部份加上統一也原本就在第四個選來看,我認為選到小小郭這個頂級牛棚算是很劃算的。若是以事後論來看,當年若沒放棄前三輪,統一接下來可以選的謝榮豪、許銘傑、林羿豪、林威助、劉時豪、蕭一傑。我分析一下,當年統一要的是好的牛棚與外野換血,所以我研判年紀稍長的許銘傑、林威助就不會是人選,既然如此目標應該就會是謝榮豪、林羿豪、蕭一傑這三位了,不過以小小郭當年的聲勢與人氣,我不認為統一會放棄而去選這三位未完成品,我相信以當年的小小郭,另三隊若有機會簽還是會願意放棄三輪選秀。4-5.斯文大叔中職很多事都是變形的,換句話說就是用橋的,郭泓志那次也是的當場橋的,看了一下規章是說理事協商後決定,所以當年講好讓三輪,大統一也應該是心甘情願的,好像甚至也沒有抽籤,像日職那樣共同指名時就抽籤決定,也是沒有這樣的程序,用橋的也沒關係,但傑出旅外球員回歸,能確保以後都不會有嗎?要是有了就橋,我認為這滿low的,也許林子偉若有一天想回來打中職,可能好幾年後,那麼就因為不常發生,所以就不定規章用橋的,這滿奇怪的。然後傑不傑出你說的算,我出國有簽約金也是看我身手,又不是中職幫我談的,我打得怎樣,也不是中職資助的,我想回來打球,要選秀就算了,還要你幫我定義傑不傑出,陳金鋒也不傑出,第一個上大聯盟的投手曹錦輝,意義非凡但不傑出,胡金龍雖然現在被冰了,第一個在大聯盟打出全壘打的野手,也不算傑出,你知道對一個臺灣人來說上大聯盟有多難嗎?這樣可能太矯情了,傑出與否本應回歸在數字面,這個旅外球員回歸的制度,應該要明訂,不要這次讓三輪,下次讓五輪,還是這次橋好的那一隊補償其他隊伍一隊五百萬,下一次如果人不傑出,少補償一點,能不能講好,就抽籤啊?選秀也是戰場啊,玩真的定生死不行嗎?4-6.攻城大叔基本上我覺得這個條款run過一次就好,知道酸痛苦辣就好了,以後不要再玩了;按照球員的角度,因為這些球員旅外多年,早就已經是自由球員了,而且在國外簽約金也領過了,進中職後又不用再付簽約金;又不給簽約金,你有甚麼資格跟理由叫人家來參加選秀?? 你有聽過王維中去韓職、王柏融輸出去日職、倪福德簽約到大聯盟老虎隊是去參加選秀會的嗎??我個人覺得應該就是直接自由球員簽約,各球隊自行接觸,或是開放競標啊、翻牌啊、類似入札制度,來比大小,價格一樣就抽籤,取得議約權,比較保護球員,也讓運動經紀人的地位跟收入提昇,也讓球迷間多一個話題可以聊。若按照球團的角度,照理說擁有實績的旅外球員,基本上已經是年過30之後的沙場老將了,我是覺得除了行銷跟經驗傳承,或是新球隊 新氣象要找一張球隊的臉之外,要這些年過30的球員,又要扛下例如15勝級,或是20、30轟….等成績基本上已經很難了;我還是站在各球隊自行評估的角度,不管是戰力評估、成本評估、還是有其他考量…,以競標方式或是自由球員簽約進行,各球隊自行盤算價碼,不要再浪費選秀權的方式,或是某一隊談到該大咖球星,但其他隊又想要,就兩隊或是三隊自己拿選秀權或是開交易名單來換,這樣對各球隊或是球員都是公平的,球迷間也更多話題可看,不然看中職球員交易的次數跟FA的人數,真的是有夠寒酸加心酸的。 旅外優秀球員條款到底對中職或球隊來說是救命仙丹還是致命毒藥呢 (圖片來源:運動視界提供) 5.天王543-拼命三郎左外野由於我們投手、補手,內野都講完一圈了,現在要開始講外野了,首先我們先從左外野 7號位開始,比較熟知棒球的球迷都應該知道一個專有名詞:守備光譜 Defensive Spectrum,它是在形容除了投捕以外,最難守的位置依序是游擊->二壘->中外->三壘->右外->左外->一壘,所以一般會把守備相對沒那麼好,但擁有長程打擊火力的放一壘跟左外或是DH,這三個位置來輪流,像我襪近年來砲管最兇猛的JD Martinez就是最明顯的例子,小熊的Kyle Schwarber也是一個最標準的例子,除了減輕個人守備跟火力最大化外,也可減少受傷的機率,失誤機會相對少,也減少對球隊的傷害,能專心在打擊上發揮。臺灣近年來也蠻多這種觀念出來,例如說 :蘇智傑、胡理事長、朱育賢…等,當今這種類型的太多了。但在中職在草創初期,那時候比較沒有這種守備光譜的概念,基本上跟3壘一樣,也是放蠻多快腿或是助攻型的球員上去,所以我們不按牌理出牌,放個巧打型、助攻型、平衡型的左外野手,而且又長壽、又剛好都是左撇子的第一代龍魂、拼命三郎、阿斗、黃煚隆跟象迷最愛的禿仔 、 Q比、電火球、林明憲來PK一下。5-1.斯文大叔黃煚隆球員時代最有象徵性的部分,就是一代味全龍不動的左外野手,小時候也因為他才了解左撇子守左外野,其實是有點優勢的,因為對於一般守備位置往右邊到界外圍牆為止,
運彩投注
左撇子都是順手位置接球,有助於延伸接球。那他這一站就是從元年到十年,雖然還是有去臺灣大聯盟一年,但是他是因為前東家解散,他是以自由球員身份轉會,龍魂的血統還是算純正。講到我心目中最好的左外野手,我當然不會說是李居明啦,除了他是兄弟的以外,再來他有部分時間有站中外野,所以黃煚隆絕對是我沒有疑慮的唯一答案。當年味全三個外野黃煚隆,林易增,孫昭立,三人的守備評價都是兼具範圍和判斷,但尤其是黃煚隆,
魔龍傳奇
因為他是第一代的雷射肩,生涯十年共66次,同期的李居明中職生涯是50次,堪稱當代助殺的代表人物。不過這也不是我對他印象最深刻的,最深刻的還是他拼命三郎的那個形象,死命追球,撞牆,撲接,翻滾然後手舉起來,球在手套裡,這是我小時候怎麼都忘不掉的身影,尤其是許許多多沒收安打跟全壘打的畫面我到現在還是彷彿歷歷在目,那種守備時不畏懼受傷的衝勁,說老實的,我也只想到他,還有今天的另一位天王林明憲,再來就是甘霖老師。那攻擊方面,黃煚隆在打線上常站二棒,或是八棒,就是一個很助攻的位置。巧打型打者,我是這樣分析啦,顧名思義就是擊球contact好,打擊技巧好,並具備穩定的攻擊心態,黃煚隆生涯打擊率0.279,但生涯在1 out 打擊率0.281,2 out時打擊率0.274僅略低於生涯打擊率一點點,不管出局數如何他的表現沒有太大起伏,不同於長打型打者在沒人出局時傾向會揮大棒,兩人出局時就會稍微收斂揮棒軌跡,有些還會把棒子拿短一點求準確擊球,巧打型打者不會這樣。另外得點圈打擊率0.318比生涯打擊率0.279高出一節,稍微再看大一點,壘上有人他平均打擊率是.291比沒人在壘時.267也是好很多,巧打型打者在關鍵時刻把黏球,確實擊球的特性發揮的很徹底。所以若純論非中心棒次打者,對球隊來說,像黃煚隆這種左打的巧打型打者的確是很好用。另外,他持續的帶有壘間破壞力,生涯10年72盜中有44 盜超過六成的比例是出現在生涯後半段的五年間,而且他在最後三年也就是味全三連霸時期,他每一年的四壞都比三振多,上壘效率更好,尤其生涯年是發生在1998年它35歲這年,三圍0.354/0.404/0.432 打擊率聯盟第三本土第一,生涯首次單季百安,全壘打雖就1支,但OPS+ 135全聯盟第10,前面都是怪力男,泰甘力,德伍,陳連宏,張泰山,林仲秋這些人,這年也得到最佳九人、最佳進步獎、明星賽、總冠軍賽的優秀球員,回頭看來這一年打得的確是好,巧打型打者比較能逆齡進化抗衰退抗衰老的特性也是很明顯,因為他不靠力量,他靠技巧跟經驗。5-2.光頭大叔林明憲綽號別稱:脫仔、Q比、電火球,大家對他有印象應該是二代象三連霸時期的開路先鋒及是一位有速度且守備穩定的左外野手。但在進入職棒前,他可是一名強打者。業餘時期林明憲身高、體重雖只有173公分、70公斤,但在美國羅德岱堡世界青棒賽及加拿大勞工杯成棒賽獲得最佳打擊獎。另外在陸光隊服役期間,有一年的甲組成棒秋季賽,因為陣中四名好手(投手曹竣揚、野手陳金鋒、馮勝賢、楊松弦)被選入中華亞運代表隊造成戰力嚴重受損,取代強打陳金鋒擔綱第四棒指定打擊的林明憲卯起來打,幫助那年戰力受損的陸光隊一路挺進冠軍賽。其實剛進職棒的林明憲,是球隊期待的五拍子選手,不過進入職業後應該是了解自己的優點,所以就以速度與拚勁來讓他站穩職業舞臺。在2000年與2001年分別打出9隻與10隻三壘安打,連續打破了單季三壘安打的本土記錄。如同前面所說,這類非中心棒次打者,對球隊來說,這種左打的巧打型打者的確是很好用,要助攻有助攻,壘上有人要打回來也很 穩定。在1999~2001算是他打最好的三年來說,若左外野手來看,只有陳連宏和王傳家的OBP+比他高,但陳連宏和王傳家仍會擔任DH或一壘的角色。而他壘間破壞力更勝黃煚隆,生涯10年 98盜,成功率有七成一,比較遺憾的應該是無法達成生涯 百盜。而年年的上壘率也都在三成五上下,就一個第一棒或第九棒的人選來說,可以說是相當稱職的。他除了拚戰精神之外,他的好人緣跟好個性,在兄弟象時期也是著名的,所以早早就在2009年32歲那年,球隊就有意培養他當教練,但他因為快百盜了,所以還是想要以球員身分來拚,所以在2009年擔任隊長、又擔任體能教練,被大家戲稱他是第一位隊長、教練兼任的球員,也就是大家現在最常說的斜槓,不過他由於本人是苦練出來的,所以聽說訓練的菜單也是歷年之最,可惜最後還是沒有完成百盜,可惜可惜。不過這種犧牲奉獻的精神,也讓人更尊敬這位特色鮮明的球員,他跟球員、教練、含拜的互動也蠻有趣的,上個月有一場站3壘的coach,統一牽制一壘暴傳,江坤宇一路衝到三壘滑壘,但滑過頭被tag out,當下我們的禿仔教練馬上也順勢綜藝摔整個滑倒到地上,還蠻可愛的,也可以看出他是很投入在比賽的人格特質。黃煚隆、林明憲兩位都是短槍、速度、助攻型的球員,肯拚肯纏,也都算是長壽的球員,兩位生涯打擊率2成79跟2成75、上壘率3成34跟3成46、長打率.37跟.362,真的都非常接近;兩位生涯守備率分別是0.961跟0.964也非常接近,場均守備數是1.650跟1.530,在左外野手這個位置上都算是蠻稱職的表現;而且個性都是那種好相處型的、知識型、願意分享的球員,所以兩位退休後也都接續擔任教練、副手的腳色,雖然球員時期分屬龍象,但剛好屬於前後期的球員,所以在場上沒甚麼機會交手,可惜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