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個三商虎迷,心中都有一座陳舊的銅製時鐘。遠遠看,時鐘被光陰淬煉成沉穩的古銅色,當你偶爾想起朝那裡瞥上一眼,總能微笑以對。可是如果真的靠近看,才會發現銅製表面早已斑駁,有些不願想起的回憶如同遠觀無法發現的缺陷留在上頭,近看就一一浮現,而時鐘,仍然滴答作響,以某一個日子為起點,用聲音刻畫著每一分每一秒。
請繼續往下閱讀
回憶總是美好的,那是因為我們寧願想起來的回憶都是美好的,如果去翻閱記錄,就會發現事實是光影斑駁,我們只是選擇看發光的那一面。我要說一個故事,
娛樂城註冊體驗金
一個你可能沒聽過的故事,一個和一般回憶球星不太一樣的故事,可是這個故事,是真實的。該從哪裡說起呢?也許從一個漫長的等待開始。
請繼續往下閱讀
時間是1995年10月14日,地點在臺中球場。不是現在這個美輪美奐的洲際球場,而是更小、更古老也更傳奇的臺中棒球場,因為在體育大學旁,也被稱做臺灣體大棒球場。到1995年,這座球場已經矗立整整60年,不論職業或業餘已經在這裡上演過無數的傳奇與小小的悲喜劇。到這一天為止,三商虎迷已經等了1945天21小時又40分,這份等待是否能在今年開花結果,還是會無止境的延長?當時沒人知道答案。
請繼續往下閱讀
這是一個跟「火車」有關的故事 圖片贊助:永遠的虎迷王彥翔 1995年,象王已然退位,中職的前位排名在上半季洗過一輪,結果是雄獅力壓群獸,堂堂奪下上半季冠軍寶座。在上半季,統一可說是所向無敵,對戰組合中唯一落於下風的,就是對戰三商虎。到下半季,三商虎撇開上半季22勝28敗勝率不到五成的陰霾,自下半季開打以來就緊追著雄獅不放,自元年上半季以來未曾再嘗冠軍滋味的三商虎迷,多半在興奮中還帶著一份小小的自我質疑,這會是真的嗎?畢竟大家都知道,三商虎迷最常拿自我嘲解的兩句話,第一句是「沒關係,至少我們還有全壘打」,第二句就是「別人是金冠軍,我們是金殿軍」。在排行榜的後段坐習慣了,等到有一天自己排得很前面的時候,除開興奮緊張以外,肯定全身上下都不對勁。就這樣,下半季渾沌不明的戰況打到最後一週局勢終於明朗:十月十三日,統一在立德球場敗給兄弟,戰績29勝19敗1和,同日三商在臺中推出康明杉對抗俊國柯林頓,比賽前半截三商局局得手打下領先,俊國苦追不及,在虎熊四連戰中吞下第二敗,康明杉搶下10勝,連續兩年拿下10勝也一吐之前總與10勝擦身而過的陰霾。在這一天,三商的戰績是26勝3和19敗,和首位勝差僅有1.5場。如果接下來三商2戰全勝,而統一最終戰敗給味全,三商將會暌違六年多再次登頂,準確的來說,到十月十四日比賽開打前,三商距離上次奪冠,已經隔了1945天21小時又40分。對,1945天21小時又40分就是這樣來的。三商今年開打前高喊「We are No.1」,到底能不能真的當No.1?比賽開打,見真章。在這天,中華職棒記錄的觀眾人數是4410名,以年度倒數第二的組合來說,已經是超越水平了。下半季兩隊交鋒,三商是一路壓著俊國打,在今天之前交手的戰績是6勝1敗1和。俊國當然不願意為人作嫁,推出對戰三商相當有心得的奧古斯都先發,他今年對戰三商累積局數24.2局,防禦率僅1.49,然後就帶著這麼美好的數據在開賽直接被猛虎軍團撕碎。三商一開戰就毫不客氣地敲出4支安打外加獲得投手2次保送,一口氣打出3分大局,當何良志還在打擊區奮戰的時候,有一個壯漢看了看出局數的燈號,戴上球帽、拿起手套走出休息區,甩動著略顯僵硬的手臂開始熱身。他是今天的先發投手,他是涂鴻欽,我相信你一定認識他,也記得他今年的表現並不好。涂鴻欽真的是出道即顛峰,之後幾乎都在走下坡。1993年以後他就一直重複著季中受傷、傷癒復出的輪迴,能用的局數是一年少過一年。雖是如此,今年六月六日,他用107球投滿7局壓制俊國,幫球隊終止九連敗,九月二日對統一前6局丟得精彩無比,還三振了統一球員8次,堪稱今年度代表作,在那天他的球速還久違突破140公里,聯合報的記者對那場比賽下了「火車變高鐵」的標題,賽後他接受訪問時表示「我完全恢復,我終於爬起來了!」也難怪他會這麼興奮,在經歷沉重傷勢折磨整年之後,今年初他是怎麼用力都丟不到140,只能替自己找「天氣還冷不能全力投球」的藉口,可是失去球速的涂鴻欽,還算是涂鴻欽嗎?很多人一直都認為動輒超越140的直球是涂鴻欽的標配,甚至可能他自己也這麼認為。提到涂鴻欽,第一個會聯想到的是「火車」,第二個大概就是「速球王」。即使他有著一顆號稱能從前胸繞到後背,變化幅度極度扭曲的曲球也是如此。
請繼續往下閱讀
從影片可以看出涂鴻欽的曲球是如何銳利。
請繼續往下閱讀
影片來源:Youtube。 速球王不是涂鴻欽自封的,而是貨真價實的。
請繼續往下閱讀
如果你記得,和我一樣記得,記得中華職棒的比賽還叫「職棒聯賽」的年頭,眾家投手亮相完畢,寫下本土球速最快紀錄的「速球王」正是涂鴻欽,當時記錄到最快的球速是139公里。對,139,不是不小心鍵盤按錯,是真的139。這個數字實在有一點……就這麼一點……快。雖是如此,在以139kph成為本土暫訂速球王而接受記者訪問的當下,涂鴻欽就當場宣稱在日本能投到145,似乎在說「這只是我還沒有認真,我認真起來嚇死你」。到底是吹噓還是確有其事,結果很快出爐:涂鴻欽在1990年五月四日以後援身份投出143kph的快速球,證實他確實有能力把速球提升到140公里以上,同時也成為中華職棒紀錄上第一個丟出140公里以上的本土投手。這一球在兩年後出版的職業棒球雜誌裡記載的是144,隔一年涂鴻欽又投出自己的最快紀錄147,1992年對決王光輝投出148。如此接連刷新本土球速最高紀錄,使得「火車涂鴻欽」這五個字成為本土速球派的代言人,當之無愧。更重要的是,接下來在整個九月,他出賽4場主投21.2局,僅僅弄掉5分,每局被上壘率0.88,自責分率2.08,這確實是涂鴻欽,而且是職棒元年那個,然後現在攻守交替,涂鴻欽站上投手丘。看著他用往常那樣短捷怪異的投球姿態丟出熟悉的速球,虎迷多少都會想起職棒元年,想起那場鏖戰12局的經典賽事。那是1990年10月25日的臺北球場。當年總冠軍賽演出龍虎相博的戲碼,前四場打完味全龍以三勝一敗的戰績聽牌,退無可退的三商虎再次推出涂鴻欽掛帥先發。前八局他徹底壓制味全打者,讓球隊保持1:0的優勢,九局下半林易增和郭建霖兩人聯手突破防線攻下追平分,比賽隨之延長。10局上林仲秋敲出安打攻佔一壘,陳正中以短打把林仲秋送上得點圈,此時味全龍果斷換投,拉上兩天前才剛以108球完投九局的黃平洋救援。黃平洋果然不負眾望,發揮天王本事接連解決後面的打者,使三商在十局上半無功而返……就在換場的時候,涂鴻欽遲遲沒有走出休息室。滿場球迷開始有點騷動,難道三商也要換投?當年三商最好的投手是黃武雄,主投117局防禦率只有2.00,可是卻在昨天被味全龍徹底打爛,僅投3局就丟掉5分,這時候也不太可能派他上場,還是要換康明杉?不管要換誰,關鍵是牛棚也沒什麼動靜,那現在是……?就在眾球迷議論紛紛的時候,涂鴻欽慢慢走出休息室踏上投手丘,好像沒事一樣再次進行投球工作,這場比賽他總共投了173球送出13次三振,黃平洋則在鷹俠、林仲秋與陳正中串連攻勢下丟了寶貴的一分,使得他在季後賽吞下第一敗,三商得以續命。如果只說到這裡,那只是一場很精彩的比賽。隔天體育版寫滿「涂鴻欽抱病投球,完投12局技壓味全」的報導,球迷才知道原來賽後的救護車是載著三商的先發投手直奔醫院,而十局下涂鴻欽已經病到在休息室裡嘔吐,才會拖慢上場時間。 雖然涂鴻欽到最後看起來都活動力甚佳,還是可以從解析度不高的電視上看出他的臉色不是頂好。影片來源:Youtube。 這種比賽只要上演過一次,自家球迷永遠會對這位投手抱持著「能再來一次」的希望,而對手的球迷,不管球隊打線曾經打垮過這位投手幾次,只要他一上投手丘,總是會不自覺的恐懼戰慄。這到底是個什麼樣的感覺,再過20年,會有一支黃色球衣球隊的球迷非常清楚,他們總是畏懼一位左投,即使他已經年近40也是一樣。一切都已經準備就緒,傳說將要重新上演。
請繼續往下閱讀
理論上應該是這樣。 涂鴻欽的投球姿勢短捷精簡 圖片贊助:永遠的虎迷王彥翔
請繼續往下閱讀
一轉眼,比數3比4,三商3、俊國4。才沒幾分鐘,領先優勢就不見了。被寄予厚望的涂鴻欽投出了荒腔走板的半局,俊國熊全隊打擊率超過三成的打者只有洋將希斯,結果涂鴻欽竟然丟出4個四壞,加上守備1次失誤,讓俊國熊僅靠著1支安打,就攻下4分超前。唉。
請繼續往下閱讀
一局上的大好氣勢剎時中斷,虎迷加油區的氣氛如墜冰窖,氣得在場球迷瞬間大罵:「這是在丟三小!」這句前面加上一聲國罵的氣話雖然粗魯,卻是所有關注這場比賽三商球迷共同的心聲,對這種投給他打都打不好的球隊,
百家樂
涂鴻欽竟然連丟進去都辦不到,是怎樣,不想贏了嗎?涂鴻欽不想贏嗎?沒有人會懷疑涂鴻欽在場上的求勝心,就像前面講的,1990年總冠軍賽抱病完投12局是他求勝欲的體現,現場球迷罵歸罵,還是寧願相信他第一局的失控只是還沒熱開,下一局一定能把局面穩下來。然後,現實總是無情。三商二局上攻勢再起,靠著2支安打追回2分,涂鴻欽卻沒辦法複製1990年或今年九月的表現,二局下對黃忠義投出四壞保送,又被敲2支長打把分數吐回去,第三局還被追加2支安打再丟1分。丟不進去就保送、丟進去就挨打,涂鴻欽灰頭土臉的下場,三商緊急換上賽前防禦率僅有2.00的劉義傳,劉義傳主投5局,在八局下丟了3分,以他的體力來說,這似乎也是理所當然的事情。終場俊國熊就以9比6打敗三商虎,斷了三商的封王路。原本預期會停下的時鐘再次無情轉動,接近兩千天的等待終究成空,再過1486天之後,三商球迷會知道這個漫長的等待也許永遠沒有盡頭。賽後虎迷悶悶的離場,賽後翻閱報紙,看見涂鴻欽說「因為隊友一開始就給他3分,反而讓他身體僵硬丟不出成果,事後越想越氣,還跑去打電動玩具,贏了一小筆錢」,幾乎是可以看見他嘻皮笑臉,聽見那完全不知悔改也不把這件事情當一回事的語氣。「(Please control your discussing)的!」是我能講出最文雅的話,當年的心裡話如果全部寫出來,這篇文章應該會馬上被下架。雖然味全最後沒有打敗統一,可是如果三商這場比賽贏了,給統一的壓力增大的話,結果會是什麼,又有誰知道呢?更別提三商最後一場比賽還是打贏俊國,四連戰取得3勝,還在挑戰賽輕鬆擊敗統一,這一切的一切,都讓我經常回想「假如」……假如……藍絲帶是不是真的會在中華職棒十月賽季的夜空裡飛揚?在二十一世紀的第一個十年,我經常夢見這場比賽,結局或是一樣,或是不一樣,唯一相同的是「夜深忽夢少年事,夢啼妝淚紅欄桿」,雖然沒有真的哭著醒來,可是那種心塞的感覺會久久揮之不去,那時候,
包你發娛樂城
連提起涂鴻欽的名字都忌諱。雖然我已經在寫棒球專欄,回憶過不少球星,卻從來沒有寫過涂鴻欽。直到二十一世紀的第二個十年,這件事情才變成「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復夢見周公。」,也才能比較冷靜的去看這個人。要先說,我還是很年輕,衰退的只是對單一球隊的極端熱愛,比較簡單的比喻就是我會想盡一切辦法找出一切理由把石志偉留在La new的先發名單裡,對於狀況類似的郭嚴文會說「他如果繼續留在二壘對球隊就是傷害,還是早點換掉」,我想這麼說,大概大家就能體會那是什麼感覺。言歸正傳,回顧1995年,涂鴻欽的狀況並沒有這麼穩定。比較正確的說,他是時好時壞,他在上半季花了整整三個月休養,才能丟出六月的超級表現,七月表現開始下滑,八月休養,又擠出神奇的九月,到十月也差不多就是還債了。只是當時對棒球還沒這麼瞭解,看到他表現好就真的以為他回春。選手是壞掉就壞掉了,壞掉以後又復活是稀有案例不是通例。更別提涂鴻欽可能是四大天王裡傷病史最豐富、最不耐投的投手,他的「損壞」甚至可以追溯到業餘時期。這要怎麼說呢,就要從送球(delivery)這件事情開始講起。如果你有看到涂鴻欽現存在職棒的投球影片,就會發現他的送球非常短。
請繼續往下閱讀
在那個投手都被指導要「在身後畫個半圓」的年頭,涂鴻欽的送球也並非一直都這麼短,至少1987年的涂鴻欽看起來還很符合時代潮流,等到他進職棒的時候,他就已經從長送球(long-arm delivery) 變成短送球(short-arm delivery)了。
請繼續往下閱讀
涂鴻欽上場在2分39秒處開始。影片來源:Youtube。 有可能是他前往日本的時候受到日本人的改造,也可能是在還沒進職棒以前,他的手臂就已經瀕臨壞掉的邊緣。因為手臂出問題使得長送球沒辦法把手抬到預定的放球點,所以只好改成短送球。
請繼續往下閱讀
類似的故事在很多投手身上都發生過,當送球短到一個極端的時候,你就會說這個投手在「推鉛球」。現在回頭看這並不會很意外,涂鴻欽的手臂並不如其他幾位投手天王那麼橡皮,在業餘就有大傷停機的紀錄,在他職棒生涯前兩年,他的投手過勞指數(PAP^3)分別是:153740、111595。具體來說,這有多操勞?如果你還記得2012年在投手丘上被操到徹底報銷,後來不歡而散,退役後還批評Lamigo使用方式的迪薩猛,他當年的投手過勞指數是144204,
17娛樂城
代表涂鴻欽的職棒第一年比迪薩猛還操,第二年也是差不多水平,以至於他的工作負載壓力指數(Workload stress)攀高到:81.39與102.19。這個數字很高嗎?非常高,工作負載壓力指數一旦高於40投手手臂受到需要停機整修的傷害機率會大幅提昇,具體來說40大約是林恩宇在2005、2006那種燃燒生命式的出賽法,而涂鴻欽的壓力指數是林恩宇的兩倍。所以涂鴻欽會出道即顛峰,現在想起來也是非常合理的,1992年的六連勝是他最後的餘暉,他的奪三振率(SO%)從元年的17.9%一路往下滑,變成11.7%、8.0%,完全能反應出他球路揮空率的下滑。即使他的球速屢創新高,那也只是球速在往上堆,他的四縫線直球仍然有球速卻失去上升尾勁,只能靠著業餘時期賴以成名的伸卡球和威力下降的曲球騙騙打者。我們都知道投手受傷應該好好休養,可是在職棒早期自然沒有這種事情,所謂的「休息」只是從固定先發轉成後援,我們現在知道,上場時間和局數不固定的後援投手,其實比先發更容易受傷。更別提在該休息的那一年涂鴻欽也並非專司後援,而是先發後援兩頭跑的投了97局,因此傷勢徹底爆發……之後,一切就再也回不去了。年輕的時候,我們都相信球員能回到最輝煌的那段時間,隨著看球閱歷的增加,才知道大部分的選手說回不去就是回不去,要不然就是需要良好的保護才能發揮適當的威力。1995年的涂鴻欽不是1990年的涂鴻欽,同樣是九月二日出戰統一獅,90年的涂鴻欽丟了一場完封勝,也是他最後一場完封勝,95年的涂鴻欽壓制到第六局,在第七局風雲變色。光是這樣的事實,就已經說明了很多事情。所以,只是我們把願望強加在一個辦不到的選手身上,過了這麼多年,終於知道他是被冤枉的…………嗎? 涂鴻欽親簽卡片,據說很稀有 圖片贊助:永遠的虎迷王彥翔 再回溯時光,回到1995年,比賽後的另一種說法悄悄蔓延開來。這是一場代價一百萬的比賽。是的,因為三商母企業早在四連戰開打以前就喊出「只要奪下四連勝,不管球季最終結果如何,都將給予全隊一百萬花紅」,既然比賽輸了,那就是弄丟了一百萬,果然是代價百萬的比賽。大家都知道涂鴻欽交遊廣闊,他交友不分背景,無論黑白。在這場比賽之後,有些讓人不願意相信的耳語在球迷間逐漸擴散,讓「這場比賽代價一百萬」的意義開始變質。各種謠言甚囂塵上,球迷開始討論「誰是哪一派」,說得繪聲繪影,涂鴻欽是三商虎裡最邪惡的大頭目,靠著酒和麻將拉攏某些特定球員,甚至把總教練都拉到自己同一邊,使得正義一方在他打壓之下只能忍氣吞聲,之類、云云。畢竟在1990年代,每個職棒球員都展現自己清新健康一面的時候,只有涂鴻欽敢放肆地把自己抽煙、喝酒、嚼檳榔和出入可以賭錢的電動玩具店的行為直接曬在報紙上,這種球員不管自身是黑是白,都肯定是球迷心中最適合扮演大魔王的角色。未經證實的消息開始發酵,1995年的網路雖然不怎麼發達,已經足以讓未曾蒙面的球迷討論這一切,終於有幾位行動力奇佳的熱心球迷在96年五月三十一日帶著自製標語在臺北球場的龍虎戰進場舉牌抗議。
請繼續往下閱讀
未幾,聯盟工作人員隨即向他們示警,說要他們小心自身安全,快把標語收起來,因為有形跡可疑的人似乎正打算找他們麻煩,這些引起全場歡呼的球迷只能混進人群中悄悄散去。隱約之間,
娛樂城優惠
涂鴻欽「很生氣,去電動玩具店打遊戲贏了一筆小錢」的新聞又浮上心頭。他真的只是去打電動玩具,因此贏了一筆小錢嗎?他在場上沒有贏,是因為在場下一個人獨贏嗎?當天在球場裡尋找抗議球迷的那些人,是不是也是他的「朋友」?
請繼續往下閱讀
球迷的問號得不到答案,96年6月22日,三商突然宣佈和涂鴻欽解約,他的職棒生涯就此劃下句點。以及球團一句神秘的「過去種種譬如昨日死」。這整件事情也就隨之「昨日死」,時至今日沒人敢說自己知道事情的全貌。以成績來看,一個BABIP攀高到高於聯盟平均的.357、滾飛出局比達到0.87的投手,不管他的ERA多少,他的棒球生命差不多都已經要到盡頭了。然而不符慣例的季中解約,總令人留下無限想像。隔年一月黑鷹事件爆發,在證實中職染黑的同時,「三商有問題」的說法又在討論區重新炒熱,可是檢警始終沒找上涂鴻欽,甚至沒找上任何傳說是黑虎的球員,讓他是否清白成為其他球迷間爭執的話題。
請繼續往下閱讀
是的,其他球迷。對三商虎迷來說,涂鴻欽的黑白是信者恆信、不信者恆不信的狀態,每次提起他都要小心謹慎,可以的話甚至不太願意想起他。直到中華職棒第三個十年,他才慢慢又以正面形象出現在媒體和球迷的討論裡。他引起的各種場外風波都已經模糊泛黃,在記憶的彼端逐漸隱入忘卻的大海。他是「火車」涂鴻欽,他的剛速球真的就像火車、像高鐵,在投手板到本壘板中間急馳而過,竄進捕手手套發出的響亮聲響足以震撼全場。到今天,提起涂鴻欽,都只會提起他曾經89球完封味全龍、曾經在虎隊開幕戰以14K壓制全場奪下完封勝、連續三振6名打者的那些豐功偉業,記得他在投手丘上剛強膽壯,豪邁地把快速球丟到好球帶正中央挑戰打者,讓腎上腺素隨之飆升,挑起那遺忘已久的熱情……總在熱情還沒冷卻的當下,那座永不停歇的時鐘仍然滴答響著,清晰地在耳畔細聲詢問:你,真的忘了嗎? 無論如何,涂鴻欽都是充滿爭議的球員 Photographed by my hTC U12+ 追記:即使在職棒早期,涂鴻欽也是個很特別的球員,除開他在場上很特別以外,他也很注重自身權益,92年芝蘭口香糖贊助MVP獎金的條件是要簽200個簽名球,涂鴻欽卻拒絕簽名,因為他說他沒被告知領獎金還得簽名,當時引起一陣風波。你要問我怎麼想,我會覺得簽200個球實在很誇張,不過當年事情就是這樣辦的,球隊和贊助商說了算,沒有球員置喙的餘地。對比現在,要說有沒有好一點,我也不知道,應該是有吧。很難說三商虎虧待涂鴻欽,即使在他養傷的那年涂鴻欽的月薪也沒有降到20萬以下,但是要說球隊善待球員,以現代眼光來看,當年的「職棒」從場裡到場外其實只是打整年而且獎金稍微高一點的成棒而已。雖然涂鴻欽確實是個問題人物,不過有時候我會想,所謂「難以管教」或是「不聽話」,或許和他早期很會帶頭爭權益多少也有點關係。無論如何,他總是個讓三商虎迷愛恨交織的球員,如果有什麼原因會讓虎迷吵起來,可以十有八九是因為他。再多說一點,涂鴻欽的直球在球迷心中有多特殊,從1994年12月智冠科技發行的「中華職棒二」就能看出來,這款遊戲裡給了涂鴻欽非常特殊的變化球譜。中華職棒二是個很古老的遊戲,94年發售卻一直歷久不衰,持續受到眾多玩家青睞,時不時還是有玩家自行製作更新版。也虧中華職棒僅有1997年短暫出現過七隊光景,所以中華職棒二的球隊可以一改再改,要想的只有怎麼湊五六隊或第六隊而已。回歸主題:中華職棒二除了將涂鴻欽拿手的大曲球拉到最長以外,還給了他幾種非常特別的變化球。
請繼續往下閱讀
一種是會稍微向右打者內側橫向鑽的「小旋球」、一種是會向右打者內側下墜的「螺旋球」,還有一種是會稍微上移一點,偏離打擊點的「速昇球」。想必熟悉棒球的朋友都可以看出這幾種變化球其實都是直球的變種:二縫線噴射球、二縫線伸卡球和四縫線直球。對一個投手的直球特別做出這麼多描述,在中華職棒二這款遊戲裡僅有涂鴻欽一人。或許有人會說電玩不能當真,不過在一款充滿對棒球熱愛的遊戲裡得到如此獨特的類直球變化球圖譜,真的是能說明當年對球迷來說,提到直球,就會理所當然的和涂鴻欽連結在一起。再來,我要再次嚴正聲明:,黑虎存不存在,至今仍然成謎,誰是魔王誰是英雄,僅僅是當年球迷捕風捉影的討論,
信用版註冊
有很多細節,很可能是球迷的集體創作,說一句比較不好聽的,就是沒人知道當年參與討論的「球迷」裡,有多少人是出來帶風向的。
請繼續往下閱讀
至於涂鴻欽嘛。撇開那些傳聞不談,他就是一個愛說大話的大男孩,心性永遠不定,五分的事情可以說成十分,八成確定的事情可以講成一百分,熱愛虛張聲勢。搞到最後,你也不知道他的「交遊廣闊」到底是真的還是假的,每個國中生都喜歡說自己認識黑道大哥,動不動就撂一句「狼不回頭」,稍微長大一點根本就會想把這些當黑歷史看待。如果說該怎麼切確的形容他,我會說:有一部電影叫「魔鬼代言人」,基努李維在裡面飾演一名打官司從來沒輸過的律師,惡魔誘惑他「也許你這次應該輸一回」,他對著鏡子大喊「Lose? I don't lose, I win! I win!」那個表情,那個口氣,換成涂鴻欽的臉,真的是一點不協調感也沒有。
請繼續往下閱讀
是說的有點多了,至於故事結束了嗎?涂鴻欽的故事結束了,三商虎迷的故事,也許還沒有,我們都還在等,等待時鐘停下來,換成飄揚在夜空的藍絲帶的那一天。 更多有關三商虎的討論與回憶,請至飄揚在夜空中的藍絲帶集合!想參與更多運動議題討論?歡迎到大將軍豪洨專區-什麼都聊廢文區、運動狂人 Sports Maniαc!,